跨院師生參加日本明石天文科學館「台灣•日本全國巡迴展:極限時空」剪綵儀式
台灣•日本全國巡迴展:極限時空
「台灣•日本全國巡迴展:極限時空」展出城市包含了:明石市、大阪市、仙台市、橫濱市、富山市、愛媛縣,以及東京都台東區上野,展期將從2025年7月巡迴到2029年春天。除了室內展品外,《明石天文科學館》戶外還展出《如意生命》,作品與館體融合,猶如宇宙中的一顆星體安然地矗立於地球,靜待觀者一同進入宇宙的深思。

2025年7月18日中午12點整,日本兵庫縣明石市「明石天文科學館」正式揭幕:展開台灣與日本科學合作,七個城市,五年全國巡迴展。本次活動,除了日方的「黑洞與重力波」執行委員會外,台方的協辦單位包含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,中研院天文所,國立清華大學,和康木祥工作室。
位於東經135度正上方的「明石天文科學館」,開幕當日現場嘉賓雲集,並在日本標準時間中午正12點整進行剪綵儀式(如圖),象徵位於日本時區的展出開始。出席貴賓包括:明石市立天文科學館井上毅館長、大阪市立科學博物館吉岡克己館長、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館長、台灣•日本全國巡迴展策展人大阪工業大學真貝壽明教授,國立清華大學李瑞光教授、藝術家康木祥、及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天隆會長等人,為台日科學、文化、藝術交流,寫下重要篇章。
2015年人類首次偵測到重力波,其來源正是雙黑洞的併合事件,所產生的空間波動軌跡,恰與「如意」的 S 形曲線不謀而合。機緣巧合,2015年康木祥以鋼纜為媒材,透過彎折、拉張與交織,將這股來自宇宙的脈動轉化為有形雕塑:《如意生命》。康木祥巧合地賦予科學現象可感知的藝術語言視覺詮釋。透過科學與藝術為橋樑,為臺日交流注入嶄新能量。
本週正與大阪大學進行學術交流的清華大學跨院師生,也由主任李瑞光教授帶隊,近 20名師生及眷屬也一同出席剪綵儀式。明石天文台著名的「軌道戰隊」紅色隊長,也特別著裝出席當日剪綵活動,為大家帶來邁向宇宙的無比勇氣。


